
2025年9月25日下午,我校在逸夫楼多功能厅开展了天津三中第20期青年教师研修班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巍巍学府 百年史话”为主题,通过校史学习与教育理念研讨,引导青年教师扎根三中沃土,传承“以天下为己任,青年壮志,舍我献身”的方舟精神。

活动由教科室吕洁副主任主持,党办李颖辉老师主讲,研修班全体学员参与,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教育对话,孙琳副校长出席了活动并作重要讲话。

李颖辉老师的讲座以“十易校名、一次搬迁”为主线,梳理了天津三中从1901年“天津普通学堂”到如今“天津市第三中学”的百年沧桑。从官立中学堂时期的爱国学潮,到抗战时期地下党支部的英勇斗争;从建国后高考成绩名列前茅,到新时代人文素养教育的深化,每一个历史节点都镌刻着三中人“创新务实、自助自尊”的精神印记。





校史中的师德丰碑尤为动人:首届毕业生冯熙运、赵天麟等成为学界楷模;革命烈士于方舟、安幸生以热血践行教育救国;马千里校长积劳成疾仍心系学校发展……这些故事让青年教师深刻领悟到: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”,而大师之魂,首在师德。

孙琳副校长在总结中提出,青年教师需以 “三个立足点”锚定成长方向,引发全场共鸣:教师应重师德,以教育之魂,润物无声;教师应归零心态,敬畏教育,永葆初心;关注实践与创新,青年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边界,在“做中学、研中创”,以课堂为沃土,耕耘属于自己的教育特色。

百年三中,是一部用师德铸魂、以创新求变的奋斗史。第20期研修班的启动,不仅是一次校史的回望,更是一场教育初心的唤醒。青年教师不仅明晰了学校“人文素养教育”的办学特色,更坚定了“以师生为本,共同发展,追求卓越”的信念。当青年教师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,他们将以“重师德”的自觉、“归零心态”的谦逊、“勇于实践”的锐气,在三中这片教育的沃土上,培育出更多“志存高远、善思笃学”的时代新人,让百年学府的薪火永续相传!

撰稿人:张静
排版制作:邢文胜
核稿人:孙琳
领导审核:刘扬 李娜
